中新网大同7月20日电 题:海外华裔青少年惊叹大同云冈石窟:千年工匠铸就的华夏瑰宝
作者 杨杰英 杨帆
“太震撼了!”来自西班牙的华裔青少年张安吉凝视着云冈石窟第20窟的露天大佛时,眼神中充满不可思议。“我感觉非常震撼,在1500多年前的中国,工匠们仅凭双手和简单工具,竟能雕刻出如此精美的巨像。”
7月20日,2025“亲情中华·中国寻根之旅”夏令营山西营的营员们走进大同市,体验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震撼之旅。来自美国、法国、葡萄牙和西班牙的70位海外华裔青少年探秘云冈石窟。
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,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,现存主要洞窟45个,共计1100多个小龛,大小造像59000余尊,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。2001年,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
当宏伟的石窟群展现在眼前,许多海外华裔青少年难掩激动之情,纷纷表达了对中国古代工匠超凡技艺的由衷赞叹。
来自法国的朱浩林最喜欢云冈石窟第3窟的造像,尤其是造像的细节值得回味。“这些石窟非常美丽,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。”他说,一定会跟家人朋友分享自己拍摄的照片和视频,以及讲解员讲到的知识。
“云冈石窟历史悠久,经过上千年,还能保存得这么好,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议。”张嘉乐表示,无法想象在千年前,工匠们就已经掌握如此高超的雕刻技艺,每个石窟的细节都让人感到震撼。
在讲解员引导下,青少年们沿着昙曜五窟一路探访,感触带有岁月温度的岩壁。他们了解到,这些开凿于北魏时期的石窟群,融合了印度、中西亚的艺术元素,以及希腊、罗马的建筑造型和装饰纹样、样貌特征等,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。
带队老师感慨道:“这些石头里的故事,比任何教科书都更生动地传递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。”海外华裔青少年们在云冈石窟的历史艺术熏陶中,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风采与源远流长,更加深了他们对祖(籍)国历史与文化的认知。
2025“亲情中华·中国寻根之旅”夏令营山西营由中国侨联主办,山西省侨联、太原市侨联、大同市侨联、朔州市侨联承办,营响未来·千曲国际教育营地协办。(完)
dingzhaozhongduiguanzhongdiantoushiyi。zaishuxitaderenkanlai,guoqushiduonian,dingzhaozhongsihumeiyoutaiduobianhua。tazhaojiuyishenheisexizhuang,toufahuabaidandalililuo,jiangzhongwenshimanshengxiyu,shengyinbuda,danduding,shuohuashixiguanshuangshouheshizaixiongqian,xianshichuyizhongcongrongeryourenyouyu。shijianfangfozaitashenshangninggule。丁(ding)肇(zhao)中(zhong)对(dui)观(guan)众(zhong)点(dian)头(tou)示(shi)意(yi)。(。)在(zai)熟(shu)悉(xi)他(ta)的(de)人(ren)看(kan)来(lai),(,)过(guo)去(qu)十(shi)多(duo)年(nian),(,)丁(ding)肇(zhao)中(zhong)似(si)乎(hu)没(mei)有(you)太(tai)多(duo)变(bian)化(hua)。(。)他(ta)照(zhao)旧(jiu)一(yi)身(shen)黑(hei)色(se)西(xi)装(zhuang),(,)头(tou)发(fa)花(hua)白(bai)但(dan)打(da)理(li)利(li)落(luo),(,)讲(jiang)中(zhong)文(wen)时(shi)慢(man)声(sheng)细(xi)语(yu),(,)声(sheng)音(yin)不(bu)大(da),(,)但(dan)笃(du)定(ding),(,)说(shuo)话(hua)时(shi)习(xi)惯(guan)双(shuang)手(shou)合(he)十(shi)在(zai)胸(xiong)前(qian),(,)显(xian)示(shi)出(chu)一(yi)种(zhong)从(cong)容(rong)而(er)游(you)刃(ren)有(you)余(yu)。(。)时(shi)间(jian)仿(fang)佛(fo)在(zai)他(ta)身(shen)上(shang)凝(ning)固(gu)了(le)。(。)
【尖灭测试】800分
从1982年毕业算起,今年已是吴光辉工作的第41个年头。“我觉得搞我们这一行的,都有一种航空情怀,一个航空报国的梦想。”吴光辉说,“40年间,我有幸从一名技术人员干起,从事过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设计工作,先后担任过4个重点型号的总设计师,亲身见证和参与了祖国航空事业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的深刻变革。”